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中超球队亚冠挑战:逆境应对,知难前行或随波逐流?

来源:24直播网        时间:2025-04-09 17:50:00

记者陈永报道,随着上海海港与横滨水手队的亚冠对决以1比4失利,以及上海申花以0比4不敌川崎前锋,中超球队结束了2024至2025赛季的亚冠精英联赛旅程。面对这样的结果,中超俱乐部及球迷开始对亚冠精英联赛进行总结与反思。

现实摆在眼前,金元足球时代的结束使得中超在亚冠联赛的竞争力急速下滑。在亚冠联赛改制后,中超球队在东亚区的实力定位逐渐趋于中下游。要想杀入东亚区8强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甚至还需一点运气;而想要更进一步,进入亚冠精英联赛8强,难度极大。

展望未来,中超面对亚冠,是知难而上还是随遇而安,成为了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外援的选择与作用,但又不仅仅是外援的问题。

本赛季中超球队在亚冠精英赛上的表现不佳,特别是最后两战客场惨败日本球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外援实力的不足。例如上海申花队的安德烈·路易斯和阿马杜的缺席,使得球队实力大打折扣。即便这两名外援身体健康,申花的实力也难以与川崎前锋抗衡。而山东泰山队能够在上赛季杀进亚冠八强,与其前场外援的实力较强密不可分。

本赛季中超大多数球队在引进外援层面显得更为谨慎,这也让2025至2026赛季的亚冠联赛前景更加堪忧。上海海港失去了奥斯卡等核心外援,而上海申花新引进的米内罗身价只有90万欧元,这样的外援成色显然难以与以往相比。

投入的减少不仅体现在外援水平上,还包括了冬训地点的选择。过去金元足球时代,中超俱乐部常赴欧洲进行冬训,寻找热身对手并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现在大多数选择在国内训练,寻找热身对手也仅能就近选择。这使得中超球队的整体技战术水平固化在相对低下的水平范畴内,一旦到了亚冠精英联赛这样的赛事,便明显不适应节奏、强度和战术打法。

以本赛季为例,中超球队在亚冠赛事中多次出现防守漏洞,被对手轻松攻破防线。而上个赛季的武汉三镇和山东泰山也曾遭遇同样的问题。这样的表现让人不得不思考中超球队的竞争力是否回到了14年前,即2006年至2011年的水平。

回顾中超的亚冠战绩,可以发现其经历了四个阶段。从2003至2005年的巅峰,到随后的起伏不定,再到近几年的连续有球队杀入8强,最后是近两年的下滑趋势。目前的情况与2006年至2011年有些相似,差距主要在于外援的成色。

现阶段的外援身价大多维持在百万级别层面,但若比较本土球员的水平,其实是有下滑的。未来几年,中超联赛的总体情况趋于稳定,但这种稳定更多是建立在政府支持以及投入收缩的背景下。除非未来几年中超的商业运营有突破性的发展,令俱乐部有信心、有空间加大投入,否则中超的竞争力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

对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问题也必须引起重视。80后球员逐步退出国家队和俱乐部一线队后,中国青少年足球的低谷期逐渐显现。虽然近年来有迹象显示新一代球员开始复苏,但他们的比赛积累严重不足。在他们进入职业联赛的前几年需要为青训时代的缺失“补课”。而这个问题至少会持续到他们进入成熟期后的第25年左右才能解决。

面对如此困境和挑战,各方对于亚冠的态度普遍偏向悲观,甚至开始认为随便打打就行了。然而必须要强调的是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亚冠。国家虽然发展重点在青少年层面上的工作开展已久,但在对待职业联赛与国家队的平衡上也十分重视。如果随意对待亚冠那么就必将会对联赛及青少年层面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提升中超俱乐部的竞争力问题要着眼于当下.在短时间内很难在本土球员层面实现实质性的提升. 必须提升外援的水平或者增加外援的数量作为暂时的应对之策. 虽然这并不容易而且可能面临多方面的困难与挑战但仍然是我们必须去尝试的道路. 同时, 在投入层面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 目前中超俱乐部大多依赖地方政府. 要提高自身的投入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 这需要我们通过国家的整体规划和战略决策来进一步调整, 使俱乐部自身能逐步地增强经济能力从而真正做到“以自我为中心”的投资运营. 只有从这两方面共同着手才能真正提高我们中国职业足球的水平并